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誰來診治員工的“心理感冒”?

有人以“心理感冒”來形容憂鬱症,這點出了憂鬱症並非絕症,卻是一種上班族在不知不覺中就很容易染上的疾病。國外研究發現,“壓力”是導致憂鬱症的重要根源之一。日本社會經濟生產本部在今年早些時候針對上市企業的一項調查顯示,48.9%的企業認為在最近三年內,員工的心理疾病有增加的趨勢。企業持續裁員,而且實施績效主義的人事制度,使員工的心理壓力更大,未來心理疾病的患者勢必有增無減。如果人才抱怨現代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太大,快被“逼瘋”時,組織應當立刻採取措施,因為人才心理的“壓力閥”不僅只操在他自己手裏,也操在組織手裏。

  1 企業總心理師浮出水面

  托爾斯泰的名言“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樣適應於公司。就像在家庭中一樣,當公司裏的溝通不暢甚至破壞人際關係時,生意也會遭遇問題。因此,心理諮詢師或稱精神治療師作為新一代管理顧問,正在進入公司辦公領域。與竭力分析和提升公司經營戰略的傳統企業顧問不同,新型的心理諮詢顧問關注的是工作中的種種情感僵局——如從互相競爭以致在互挖牆腳上浪費時間的經理,到挫傷員工創新精神的獨斷專行的老闆。

  公司面臨的最大情感問題是什麼?紐約諮詢公司的負責人、心理學家凱瑞·薩爾科維茨指出,公司普遍面臨兩個問題:一個是不健康的自我陶醉,當公司領導變得以自我為中心,聽不進其他人意見時這種毛病就會發生;另一種就是管理上的專制風格。在當今這個嚴酷的商業環境裏,高級經理們也面臨矛盾和挑戰,這也就增加了他們的壓力。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競爭環境日益殘酷,“活得真累”是時下職場中老總、職工最能引起共鳴的一句話,儘管可能“操心”的事兒各有不同,但是心理問題的普遍存在超越了知識和能力層次。許多知名企業的老總、白領一族,在工作之餘找心理專家諮詢已不是新鮮事。

  你是否見到過這樣的情景:一位剛剛被部門經理批了一頓的員工急匆匆地走進了一間神秘的辦公室,一個小時以後神情安定地走了出來,回到經理那裏與他握手言和;一群初出茅廬、工作上處處碰壁的大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輔導以後很快融入了集體,較好地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原本士氣低落而又互相扯皮、衝突的業務部門,在經歷了幾天的特別培訓之後,精神面貌渙然一新、同心協力,業績在短時間內形成了一個飛躍。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改變了員工的思想和心理狀態呢?這位神秘人物就是企業內部的“總心理師”。這個職位的具體職責是:負責全員職工之間人際關係障礙的突破,提高全員職工協同作戰的層次;負責全員職工的心理素質以及創新能力的提高;負責建立能夠持續發展的企業文化等。總心理師兼培訓、啟導、輔導三種功能於一體,實現企業管理者與員工間的最佳溝通,最大限度地將人力資源轉化為生產力。

  有的企業管理者認為企業無須設此崗位,需要培訓、諮詢時可以再請外面的專家。其實有資料顯示,企業外請諮詢、培訓人員,不僅費用高昂,而且還無法保證持續、連貫的效果,加上外部人員對企業內部的瞭解不足,實際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因而企業內部設置諮詢、培訓專家,從長遠來看,優勢和效益都是明顯的。

  2 委託專業機構進行健康管理

  在最重視實際績效的美國,大企業中有80%啟用EAP,“業績至上”和EAP被稱為企業管理的左膀右臂。日本也開始摸索出了它的真諦,很多公司在內部設立了EAP機制,心理諮詢越來越多地走進企業。

  EAP又稱員工幫助專案或員工援助專案,就是組織為幫助員工及其家屬解決職業心理健康問題,由組織出資為員工設置的一套系統的服務專案,是心理衛生服務的一種。目前在日本多數企業通過與專業機構簽訂合約,將該專案委託給外部專業機構進行。總部位於東京新宿的隸屬綜合人才服務集團公司的人才介紹中心從1993年開始推出了EAP服務。企業員工通過電話或電子郵件方式預約諮詢日期,諮詢人員由臨床心理醫生和專家擔任。諮詢內容等個人資訊絕對保密,後來逐漸發展為公司出面與其簽訂合約,負責公司全員一段時期的諮詢工作。

  現在,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開始重視員工的心理健康管理,除了在員工有煩惱時提供諮詢外,還要求主管平時注意部屬的心理狀況,並定期實施心理診療。其實,員工心理不健康會降低工作效率,企業付出的成本可能比人才流失還大。富士公司已對4000名主管分批開設心理健康研習講座,由企業專屬醫師說明工作過度與壓力的關係、憂鬱症的特徵等。早在1998年,富士公司就請企業專屬醫師對公司員工(1.5萬人)個別面談,每人每年至少一次,由醫師給予建議。不過,該公司認為,一年一次的面談還不足以避免管理風險,因此公司決定將進一步實施新的措施,密切注意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態。

  3 心理培訓提高員工“免疫力”

  據報導,心理培訓被越來越多的高科技企業所接受,而在北京,專門從事企業心理培訓的公司已有近10家。那麼,這種信奉“攻心為上”的培訓到底是種什麼樣的培訓呢?心理培訓,是關於調整心態、提高心理素質的一種培訓,以開發人的潛能為目標。“我不再抱怨”、“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素質訓練”、“第五項修煉”、“神經語言學”等都屬於此範疇、據介紹,心理培訓從MBA案例教學討論發展而來,單純的講課方式很少採用,而是讓接受培訓者走出辦公室,在相對集中的一段時間內參與各種遊戲。

  在心理培訓中,增加了很多體驗式練習。如在名為“第五層次開發”的心理培訓課上,培訓師掛出了一張頗為抽象的視圖。有人說像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女,有人說像是一個飽經風霜的老太太。但到底是少女對還是老太太對呢?其實,都沒錯,只是視角不同、著眼點不同罷了。由此引出的,就是人們在觀察認識問題上存在著“盲區”。當自己認為自己100%正確時,沒想到也有可能是錯的。58歲的迅達電梯財務科長在看了“雙面圖”之後,很受觸動。以往他拿自己做的財務報告給別人看,總覺得只不過在走形式;自己才是專業人士,別人又能看出什麼來義現在,他內心有了這種與外人溝通的真正需求,因為他知道角度不同,會有不同的思維。因為在做著魔鬼訓練課程而把自己稱為魔鬼訓練師的陳默則宣稱:只要你能把我的魔鬼訓練課上完,工作中的任何艱難都將變得不值一提!

  通用電氣公司的經理和各層次人才,有很多人採用“靜默沉思”法保持心理寧靜,消除神經緊張而造成的不安,此前,通用電氣普遍採用節食和體育鍛煉計畫來消除工作人員的情緒病,雖長期執行,但見效甚微,許多人因緊張心理造成的血壓升高、壓抑感很重和易怒等現象並未減輕,哈佛大學心理和體育治療研究所發明了包括瑜珈、冥想、端坐不動等內容的“靜默沉思”法,通用電氣就向員工推薦這種方法,公司還聘請了專門的默思輔導員來指導員工苦練這種方法。這種方法實施後,公司的精神疾病治療費用減少了27%;各分公司經理用此法後工作效率大為提高,有些分公司安排12名一天工作12——14小時的經理人員參加靜默活動,結果其工作熱情普遍高漲,精神也格外飽滿。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企業經營管理也是如此,要想讓員工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活力,必須讓員工學會放鬆,釋放壓力,只有放下包袱,才能開動機器。
返回列表